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原创/“共和国摇篮”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曾水东 东窗话事 2023-11-10


春节数日,瑞金阳光朗照,春风送暖,人们沉浸在一派欢乐祥和的节日中。我们踏访了“共和国摇篮”的革命遗迹,追寻80多年前一段鲜活红色的历史。

 

“共和国摇篮”背后承载了诸多沉重的历史,不少洒满血与泪的故事很多人并不知晓。这也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静心品读这段历史,感悟80年前红色苏区的激荡岁月。

 

瑞金沙洲坝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是典型的客家建筑,始建于1879年,原是前清举人杨会蓬的私宅。1933年1月,中共临时中央委员博古、张闻天、陈云等从上海迁来瑞金后就在这里办公。同年4月,叶坪的中共苏区中央局也迁来此办公,组成新的中共中央局,博古担任总负责。


瑞金,是一个充满红色印记的英雄城市,在中国近代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这里不仅是“共和国的摇篮”,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和邓小平以及包括朱德、陈毅在内的9位开国元帅、7位开国大将等老一辈无产价级革命家并肩激情战斗生活过的红色故都,是闻名中外的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地。


新华社前身红色中华通讯社旧址。红中社1931年在瑞金成立,杨尚昆、瞿秋白、博古、胡乔木、吴冷西和穆青等曾先后担任社长(负责人)。1955年10月,毛泽东指示新华社,要“把地球管起来,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也是毛泽东称之“要把地球管起来”的新华社、中纪委等几十个中央及国家部委机关的诞生地。当年,“毛主席”的称呼就是从这里叫响全国,邓小平也在二十七八岁时在这里担任过第一任县委书记。


瑞金沙洲坝中纪委、监察部旧址。2007年6月27日,该旧址揭幕仪式在此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发来贺信。


这里曾弥漫着浓浓的战火硝烟,浸染了无数革命者的淋漓鲜血和生命,这里亦曾传颂留下了“共和国第一军嫂”、“吃水不忘挖井人”、 “敌军炸弹哑火”和“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等诸多动人的故事和诗篇。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杨尚昆、温家宝和曾庆红等中央领导人先后来到瑞金,参观缅怀红色故都的光辉历史。

 

叶坪红军广场。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当日早上,中国工农红军在此举行了第一次隆重的阅兵典礼,这是我们党执政后的首次阅兵,毛泽东、朱德等检阅了红军。晚上,时任瑞金县委书记的邓小平为大会精心准备了数千群众参与的庆祝晚会,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为确保大会安全,大会筹委会在长汀近郊设置了一个假会场迷惑敌人,充满戏剧性的是,当天假会场遭到敌军轮番轰炸,而此叶坪的真会场安然无恙。


两日里,我们徜徉在宽阔的叶坪红军广场,眺望着高耸的红军烈士纪念塔,浮想这里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红军阅兵大会的铿锵足音;走进庄严的“一苏大”、“二苏大”会场,找寻聆听毛主席那激情昂扬的湘音话语;伫立在陈发姑军嫂的塑像前,仰望着这位不同寻常的百岁老人的凄美爱情;停留在游人簇拥的“红井”旁,小口尝喝着“红井”水的甘甜清冽;甚至驱车数十公里,行走在大柏地僻静的乡间小道,触摸着前村土坯壁的累累弹痕,追寻“当年鏖战急”的厮杀枪声……


作者与瑞金景区再现30年代时期毛泽东形象的扮演者谢辉合影。


“共和国第一军嫂”


在瑞金,至今仍传颂着这样一个凄美动容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陈发姑,被媒体和网民誉为“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2008年去世,享年115岁。


沙洲坝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央军委旧址。


为了纪念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军嫂,在瑞金沙洲坝中央军委旧址,党和政府为她塑起了一座硕大的雕像。雕塑巍然屹立,军嫂栩栩如前。每年来此瞻仰的游客络绎不绝。


“共和国第一军嫂”陈发姑老人雕塑。


陈发姑出生在瑞金武阳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她的童年是苦难的,出生不到200天,母亲便撒手人寰,半年后,父亲也相继离开了人世。她被送到同村朱家做童养媳。陈发姑19岁的时候,与朱家的独子朱吉熏结为夫妻。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感情甚笃。


1931年9月,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为了粉碎敌人围剿,在中央苏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扩红运动。陈发姑加入了区里的宣传队,配合政府开展革命宣传活动,帮助照顾伤病员。她还不顾婆婆和伯父反对,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动员丈夫参加了红军。


中革军委旧址。中革军委于1931年11月25日在瑞金叶坪成立,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叶剑英时任中革军委总参谋部部长,刘伯承1932年10月任中革军委总司令部总参谋长,分别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和协助朱德、周恩来指挥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周恩来等领导人在此办公。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实行北上战略大转移,开始了万里长征。朱吉熏带着妻子编织的草鞋挥手告别了新婚三天的妻子,随部队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临行前,陈发姑对丈夫说,“我会等你回来的。”这一美丽的承诺,她竟坚守了75年。


红军主力离开瑞金后,国民党卷土重来,占领了瑞金,陈发姑不幸被捕。由于她是干部,又是红军家属,敌人对她严刑拷打,逼她脱离革命队伍并与丈夫离婚。


陈发姑几次昏死过去,但她誓死不从,她坚信,革命一定会成功,丈夫也一定会回来。


然而,丈夫长征一去消息全无,她满怀思念,头两年每隔一段时间托人写去的信偶尔还能收到丈夫的回复,之后便如石沉大海。丈夫走后的第三年,婆婆因病去世,更加孤独的发姑日夜盼望着丈夫早日归来。全国解放后,当年一同参加长征的瑞金幸存者都陆续回到了家乡,然而她的丈夫却仍然杳无音讯。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陈发姑老人的雕塑。解放军报记者  孙学宝摄


为了寄托对丈夫的思念,陈发姑每年为丈夫编织一双草鞋,将绵绵思念化为纤细的针线中,年复一年,从未间断,坚守了75个春秋。


她从青丝等到了白发,望眼欲穿,后来双眼已然失明,但她始终不愿放弃对丈夫踏上归途的企盼,而她的丈夫终究没有回来。


在2008年9月12日,115岁高龄的陈发姑带着无尽的遗憾闭上了双眼,去追寻了她远在天堂的丈夫。在去世的最后一刻,她的嘴角仍哼着当年瑞金那首著名的凄婉感人的《送郎当红军》。在她家里的床前屋角处,人们后来赫然发现摆放着她为丈夫编织的或旧或新的一共75双草鞋。


陈发姑的故事感人至深,让人动容,她不愧是中央苏区坚贞爱情和忠于革命事业的优秀代表之一,正是有无数“陈发姑”式的军嫂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迎来中国革命披荆斩棘,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


据史料统计,瑞金当年24万人,有11.3万人参加革命,5万多人为革命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长征路上,瑞金留下姓名的烈士达17166人。


尤为可歌可泣的是,瑞金沙洲坝有个叫杨荣显老人,在五次反“围剿”期间,响应政府号召,先后将八个儿子送上前线,最后八个儿子全部战死沙场。后来,毛泽东带着儿子毛毛去给老人送终,说自己是老人的“儿子”,要毛毛叫老人“爷爷”。


前几年央视一套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红色摇篮》再现了这一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让观众潸然泪下……


“吃水不忘挖井人”


在我们小学一年级课本里有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叫作《吃水不忘挖井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苏维埃时期的瑞金沙洲坝,讲述的也就是著名的“红井”的故事。


沙洲坝“红井‘’景区。


时光如流水,故事虽已过去80余年,但仍激荡人心,温暖如昨。


1933年春,为了安全考虑,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从叶坪迁到了沙洲坝,沙洲坝成了当年中央党政军群机关在瑞金的第二处驻地。毛泽东也住在了这里。


当年的沙洲坝是个严重干旱的地方,“沙洲坝,沙洲坝,没有水来洗手帕,三天无雨地开岔,天一下雨土搬家。”曾流传着的这样一首民谣道出了沙洲坝缺水的恶劣:不仅河床干裂,无水灌田,群众喝水也非常困难。


沙洲坝群众只好到附近的池塘挑水喝,喝的都是浑浊的脏塘水。饮水困难困扰着沙洲坝人的生活。有人曾想到挖井解决饮水问题,但因为迷信,后怕挖井动了龙脉,让乡邻遭殃,没有人敢牵这个头。

 

沙洲坝毛泽东旧居。1933年4月,毛泽东从叶坪迁来此办公和居住,在此期间,先后写下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怎样分析农村阶级》、《我们的经济政策》和《关系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光辉著作,同王明“左”倾错误进行了坚决斗争,领导根据地经济建设,创造了模范的后方工作,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1934年7月,毛泽东迁居“长征第一山”——瑞金云石山。


1933年4月,毛主席来到这里之后,便把群众的饮水难问题挂在心上,并找来村里人商量挖井的事。9月的一天早上,毛主席带着警卫员小吴拿着锄头、铁锹来到池塘边挖水井,消息传开后,不一会儿功夫,一大伙群众纷纷前后脚也来到了挖井现场,大家以疑惑的目光看着毛主席。


毛主席看出群众的疑虑,便对大伙说,“这几天工作忙,没功夫同大家商量挖井的事,今天才有点空,我就先找个有水源的地点定个位置,破个土。我知道你们迷信风水,怕得罪旱龙坏了屋场害了人,可我不怕,如果旱龙爷真要怪罪下来,就让他来找我好了!”


毛主席风趣的一席话逗得老俵大笑。老俵们疑虑顿消,于是,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动起手来,大家齐心协力,干得热火朝天。在挖井的日子,红军的其他领导人也参加劳动,经过十几天的奋战,一口深约6米、直径85厘米的水井就挖好了。毛主席还亲自下到井底铺沙石、垫木炭。


沙洲坝群众从此结束了饮用脏塘水的历史,喝上了清澈甘甜的井水。


2001年大型电视连续剧《长征》第一集万里长征出发点拍摄地。


1934年10月红军北上长征后,水井遭到国民党的破坏,沙洲坝群众设法保护水井,与其展开了不懈的斗争。敌人白天填井,群众晚上又把井给挖开,经过多次反复填挖,终于取得了胜利。


全国解放后,沙洲坝人民想着毛主席的恩情,将这口井取名为“红井”,并进行了全面整修,还在井旁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14个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一口“红井”,是一座丰碑,映照了共产党人心系群众生活的赤子之心,见证了党群关系的鱼水情深。


1961年3月,“红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此成为了瑞金红色旅游和红色教育的重要景点之一。


大年初三,笔者到此看到,参观“红井”的游客摩肩接踵,“红井”四周围起了红漆木栏,工作人员打上了两桶水,不少人纷纷上前品尝清澈甘甜的“红井”水,眼前呈现的“红井”石碑虽有风雨侵袭的斑驳痕迹,但碑上的那十几个大字清晰可见。

 

作者在“红井”。


这些年来,全国各地的游客不断慕名来到“红井”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红井精神”名扬海内外,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敌军炸弹哑火”


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胜利结束后,苏区不断扩大,红军实力不断增强。


“二苏大”会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这个礼堂被誉为“当年的人民大会堂”。1934年1月21日至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此举行,出席代表2000多名,毛泽东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张闻天当选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此次会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改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后,大礼堂遭到国民党破坏,现是1956年按原貌修复的,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1年11月7日至20日,在瑞金叶坪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瑞金成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首都,毛泽东在此次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和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这时候,“毛主席”的称呼开始叫响开来。


毛泽东此后一直居住在叶坪,直到1933年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机关从叶坪迁到了沙洲坝才离开。


现在叶坪景区,在老樟树的上方,有一颗当时敌军扔下未爆炸的炸弹复原模型。


毛泽东在叶坪居住的屋后,有一棵千年古樟树,古树参天,枝繁叶茂,毛泽东经常在这棵老樟树下读书。


1933年3月,国民党敌机突然空袭轰炸,当时,毛泽东正坐在古樟树下看书,但幸运的是一颗炸弹稳稳落在了古樟树上,没有爆炸,成了一颗哑弹,而结实的古障树被落下的厚重的炸弹拦腰折断。


毛泽东安然无恙,回头看了看被拦腰折断的古樟树,幽默诙谐地说:“国民党花钱太冤了,从国外专门进口臭弹。”从此,民间便有了“古樟伸枝接炮弹,主席树下静观书”的佳话。


“大柏地战斗”


为了粉碎蒋介石对井冈山的军事围剿,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和陈毅率领红四军主力3600余人向赣南闽西进军,但红军部队一路遭到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战斗接连失利,红军伤亡惨重。朱德的妻子伍若兰为了掩护战士撤退,在寻乌不幸被捕,后来也壮烈牺牲。红军一时间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



经过20多天的艰苦转战,红四军于2月9日下午,也就是除夕夜到达瑞金大柏地。


大柏地是一片山区,山里峰峦叠嶂,林深茂密,两山间的沟底只有一条羊肠小道经过,是打伏击战的好地方。


时值早春二月,瑞金山区仍然寒气逼人,红四军按照战斗部署,10日在大柏地的山谷之中隐蔽待敌。


下午3时左右,国民党敌军刘士毅部浩浩荡荡尾追而至,当行至大柏地麻子坳时,埋伏在此的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向敌军发起攻击,敌军被围困在山谷中,成了瓮中之鳖,嗷嗷呼叫,难以突围。


“大柏地战斗”遗址。


11日9时许,毛泽东、朱德一声令下,热血沸腾的红军战士向敌人发起总攻,伴随着冲锋号声四起,山头上的各路红军如猛虎下山杀入敌阵,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激战。


当天中午11时,战斗胜利结束,红军活捉敌军团长,战斗共歼敌八百余人,缴枪800余支。


大柏地的胜利,是红四军离开井冈山以来的首次大捷,使战士们备受鼓舞,并一举扭转了红四军下山以来一直被动挨打的局面,为红四军开辟以瑞金为中心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具有标杆性的意义。


这场战斗被陈毅元帅称之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斗”,彪炳史册。

 

1933年夏,毛泽东重过大柏地时,看到大柏地雨后斜阳的景色,回忆起当年鏖战情景,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挥笔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菩萨蛮·大柏地》

 

                            赤橙黄绿青蓝紫,

                            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

                               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

                               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

                               今朝更好看。

 

前村这幢房子,是大柏地鏖战的历史见证。在土坯墙上,大年初四,笔者清晰可见当年鏖战留下的累累弹痕。旧址原为刘氏私宅,土木结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十余载,弹指一挥间。历史是一部教科书,无数革命先烈在“共和国摇蓝”写下的光辉历史,我们以及广大中小学生需要永远铭记和缅怀,从中吸取营养,让“红色精神”不断发扬光大。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也是为了更好地构建美好和开拓未来。


历经血与火洗礼的瑞金,也正在迎着新时代的朝阳,继承革命遗志,弘扬“红色精神”,奋发有为,开拓创新,不断续写新时代的美好篇章。



作者:曾水东     摄影:曾水东、谢辉

往期推荐阅读:

1、周末特稿原创/楼市蝶变

2、热点短评/开学第一课:感动和苦涩

3、重磅归来/涉嫌集资诈骗案:一刑辩律师特别的“法律意见书”和“感谢信”

4、最新/北大女硕士章莹颖确已遇害!痛定思痛,我们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女孩身?

5、江歌案宣判:但愿不再重演的三角悲剧!(4点新警示)

6、原创/新年献词:我们不止前行,梦想终将抵达

7、热点独家/保姆纵火案:一位律师致杭州中院的一封信

8、原创/又一上市公司董事长坠亡:创业艰辛,但仍须坚强地活着

9、原创/再论股市

10、短评/春节拥堵频现,高速免费,你享受到了吗?



1、以上音乐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2、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并请注明来源东窗话事(ID:dongchuanghuashi)及作者,并须获得本公号授权,否则视为侵权。

3、原创不易,分享转发是朋友们最大的赞赏,欢迎分享您对瑞金红色历史的认知和缅怀。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